020-87280797
广州意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Guang zhou YiXia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首页 >> 信息中心 >>详情
OCT下的斑点狗,你见过吗?
来源: | 作者:gzyixiang | 发布时间: 2018-05-29 | 818 次浏览 | 分享到:

趁着收拾行李的间隙,还是想分享一下应用OCT的心得。这次的case应该有不少医生听我讲课讲过了,但重温一下依然会回味无穷。

看到上面两幅EN FACE OCT图像,你会想起什么疾病呢?层面定位于椭圆体带与Bruch膜之间,在颞下血管弓和黄斑区都能看到多发的片状低反射病灶,部分融合成片,看起来像是“斑点狗身上的花纹”。

再看看B scan,椭圆体带、外界膜模糊、受损、欠连续,外核层点状高反射。会是什么呢?看看患者的病史。

40yr,男性,主诉右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小10天。Vod:0.4,Vos:1.0.前段安静。接下来看看其他影像学检查。

眼底彩照可见黄斑区呈颗粒状改变,中心凹外存在数个视网膜深层白色病灶。

在无赤光上,周边网膜能看到更多片状白色病灶。

自发荧光上同样能看到这些病灶,呈现高荧光。

FFA上这些病灶早期即呈现高荧光,随造影时间延长未见明显荧光渗漏,晚期视盘盘沿荧光着染。

看到这里,估计你已经猜出来是什么病了。对,就是MEWDS(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可惜没留下ICGA的影像,否则,这是一个完美的case。

MEWDS常见于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在20~50岁,常为单眼的急性发病,表现为视矇、暗点、闪光感,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少有复发,预后佳。发病原因尚未清楚,推测与病毒感染有关,有文献报导接种疫苗后发病的。影像诊断上除了前面提及的几种,还有就是ICGA了,看白点病灶更加清晰,呈现点、片状低荧光,并融合成片。

(来自参考文献1)

至于MEWDS的en face影像,原来已有学者报道,急性期病损集中在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我想若没有ICGA,en face OCT不失为一种好的辅助诊断手段。

(来源于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1. EXPANDED CLINICAL SPECTRUM OF MULTIPLE EVANESCENT WHITE DOT SYNDROME WITH MULTIMODAL IMAGING.RETINA 36:64–74, 2016

  2. ‘‘En-Face’’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Findings in multiple Evanescent White Dot Syndrome.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