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炎治疗性诊断,通过采集患者病史,辅助检查,根据眼内炎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不同致病菌感染后患者临床病症进行初步经验性诊断,主要针对急性、超急性眼内炎进行快速干预治疗(以下内容参考中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
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经验性治疗首选万古霉素 1 mg/0.1 ml 联合头孢他啶 2 mg/0.1 ml 玻璃体腔注射,并于 2~3 d 后重复注射,直至感染得到控制或行玻璃体手术。抗感染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针对早期疑似患眼的治疗方法或在行玻璃体手术前的治疗措施,但应警惕并鉴别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视网膜毒性反应(如出血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对头孢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选择二线用药方案,即万古霉素 1 mg/0.1 ml 联合阿米卡星0.4 mg/0.1 ml,既可全面覆盖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又对视网膜无明显毒性作用。
急性真菌性眼内炎:经验性治疗可选用两性霉素 B 5(前房)~10 μg(玻璃体腔)或伏立康唑100 μg(前房或玻璃体腔)注射。由于两性霉素B抗菌谱更为广泛,在病原体未知的情况下可作为首选,但需警惕两性霉素 B 的毒性反应(角膜内皮细胞减少和视网膜血管炎等)。因伏立康唑的角膜和血—眼屏障通透性